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

關於展場

畫展展場之於我,有特殊的意義,本來想往策展和藝術行政方向發展,最後因種種原因,仍然選擇了往寫作領域,然後忘掉那股遺憾的感覺。展場真的很迷人,以下紀錄2008/08 的故宮《畢沙羅特展》],和同月份稍晚,在史博館展出的《米勒特展》的參觀感想。


再次踏進展場

是一個熟悉又嚮往

卻好像離我好遠的地方

依舊如學生時代,勤奮的畫著展場路線圖、寫陳設筆記

想留住展場中的每一個精華

可是,心中卻湧現了無數的遺憾......

只站在這裡、看著這個已經設置好的場地

卻永遠接觸不到幕後,真正精彩的地方的啊!



畢沙羅擅長的是風景畫

但是畫作本身卻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

大四之後我看展幾乎都是為了展場去的

但2009年之後我幾乎不再去看展

畢竟台灣繪畫特展幾乎出自聯合報系手筆

慣用的宣傳、佈展等模式策略,幾乎都大同小異

如果不是特別在意的畫家

也就不再去跑一趟了。


接著繼續記錄米勒展概況,當年的筆記如下:



今天終於去參拜了米勒的大作

竟然!

光排隊就5小時啊

五個鐘頭耶!

比漫博會、開拓動漫入場還要可怕啊!!

不只是熱,還下雨(真的從大太陽排到下雨天)

途中還有人中暑昏倒

見鬼!展場經理咧?給我出來啊!這是什麼參觀品質?

只顧著裡面,這樣對嗎?



雖然裡面比較重要,但是外面這樣,很令人不滿喔......


還好,這場的展出相當優秀

展場設計上,有了與畫作相當的水準(在台灣的特展設計)

除了前段的101室比較擁擠(作品與人潮都是)之外

其他地方都不錯

不曉得是不是史博館的展場設計師比故宮的高段

總之,畢沙羅展沒什麼不好,但也沒有什麼新意

但米勒的場子設計得真正好

總算覺得那五個小時沒白累


排隊時,後面的陌生媽媽看我很久沒吃東西,主動問我要不要去吃個中餐耶

前面的陌生媽媽也把她買的展覽導覽借我看

感謝有這麼位親切和氣的女士!




多麼慶幸我進入了藝術學院

多麼幸運我遇見了展場

那是一個,多麼迷人的地方




後:太驚人了!台灣的展場商品水準是要多差?那個色差拜託注意一下好嗎?賣藝術精品竟然這麼不注重品質,這種商人太粗野了吧!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